脑血管病是我国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并且中国人群的终生卒中患病风险居世界首位[1, 2]。缺血性卒中在所有卒中住院患者中占81.9%[3],其中大血管闭塞导致的卒中病情重、预后差,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医疗负担。2015年相继发表的几项大型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对于合理筛选的大血管闭塞卒中患者,早期血管内治疗可带来显著的临床获益[4, 5, 6, 7]。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及其脑血管病学组和神经血管介入协作组于2018年更新发布了《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2018》[8]。该指南不仅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内治疗作出了详细、准确的推荐,也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内治疗进行了系统性规范,有力推动了我国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发展。
自2018版指南发布以来,又有一系列的临床研究出现,在治疗理念、适用范围及技术层面提供了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基于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及其脑血管病学组和神经血管介入协作组组织国内本领域专家,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制订《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2022》,旨在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内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治疗策略、围手术期管理,以及体系建设与人员培训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规范,为临床医生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内治疗提供依据。
本指南在循证医学原则的指导下,参考国际规范,结合国情、可操作性和新研究证据进行修订。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标准参考了国际指南和常用标准,并结合国情和实用性制订。对每项治疗措施或临床问题,先进行当前研究证据(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21年12月)的归纳和分析评价,然后根据证据等级和共识给出推荐意见。推荐强度和证据级别参考《中国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指南2014》[9]。推荐强度分4级,Ⅰ级最强,Ⅳ级最弱。证据等级分4级,A级最高,D级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