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黏菌素是多肽类抗生素,由于其肾毒性大被 其他更安全的抗菌药物取代;但近年来随着对碳青 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 等细菌耐药形势日益严峻[1-3],可选择药物有限,临 床重新启用多黏菌素。我国常用的有多黏菌素 B 和 多黏菌素 E,但尚无多黏菌素的临床应用规范和指 南,故组织全国相关领域专家对多黏菌素的临床应 用问题进行探讨,制定了《多黏菌素临床应用中国专 家共识》。
1 多黏菌素的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特性
多黏菌素是一组碱性多肽类抗生素的总称,主要有 A、B、C、D 和 E 5 种。多黏菌素 B 与多黏菌素 E 仅有一个氨基酸的差异(图 1)[4]。多黏菌素 B 常用剂型为硫酸多黏菌素 B;多黏菌素 E 常用剂型是 硫酸黏菌素和黏菌素甲磺酸盐(CMS)[4]。
药代动力学:多黏菌素 B 主要通过非肾途径清除(图 2A),尿中的原型药物<1%[2],肾功能不会 影响多黏菌素 B 血浆浓度[5]。CMS 主要通过肾脏 清除,而多黏菌素 E 主要通过肾脏以外的途径清除 (图 2B)[6]。CMS 在体内转换成多黏菌素 E 起效。硫酸黏菌素为多黏菌素 E。研究显示,70% 的 CMS 以原型经肾脏排出,肾清除率为 103 mL/min;多黏 菌素 E 肾清除率仅为 1.9 mL/min[7]。病情危重、肾功能异常、间歇性血液透析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对 CMS 的药代动力学有显著影响[8],且 CMS 和多 黏菌素 E 均可被肾脏替代治疗清除[8-9]。
药效动力学:目前认为多黏菌素的抗菌作用机制为:① 其分子中的聚阳离子环与革兰阴性杆菌细胞膜上的磷酸基结合,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的嘌呤、嘧啶等小分子物质外漏,细菌膨胀、溶解死亡[10];② 可经囊泡接触途径,使细胞内外膜之间的成分交叉,引起渗透不平衡,导致细菌膨胀、溶 解[11];③ 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羟自由基的积累,破坏细菌的DNA[11];④ 具有中和内毒素作用[12-13]。
多黏菌素 B 与多黏菌素 E 在抗菌谱上基本保持 一致,属窄谱抗菌药物,对绝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有 较好的活性,如对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气单 胞菌属、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枸橼酸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杆菌、嗜肺军团菌、沙门菌属 和志贺菌属抗菌活性欠佳;而所有革兰阳性菌、厌氧菌以及部分革兰阴性球菌(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支原体、衣原体、变形杆菌、摩根菌属、沙雷菌属、伯克菌属、寄生虫等对多黏菌素耐药[14-16]。建议 的多黏菌素最低抑菌浓度(MIC)折点值[17-18]见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