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病(candidiasis)是由各种致病性念珠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感染性疾病。其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侵犯局部皮肤、黏膜,以及全身各组织、器官,临床表现多样、轻重不一。近年来,随着肿瘤化学治疗、器官移植、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等危险因素增多,侵袭性念珠菌病(invasive candidiasis)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念珠菌菌血症是侵袭性念珠菌病最常见的临床类型,通常预后不佳。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明显改善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的预后。因此,近年来欧美等国相继出台并更新了念珠菌病相关诊断和治疗指南,为临床提供有效指导。虽然我国在重症、血液、移植、呼吸等领域也相继出台并更新了侵袭性真菌病相关诊治指南,但迄今尚缺乏集各种念珠菌病诊断和治疗于一体的多学科共识,为此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组织感染、重症、血液、移植、呼吸、皮肤、风湿免疫、临床微生物、药学、病理、影像学等相关学科专家,结合已发表的相关指南、国内外临床研究数据,经多次讨论、反复修订后形成了本共识。
本共识采用GRADE(Grades of Recommendation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评估体系,将循证证据等级划分如下。①高等级:高质量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权威指南、系统评价/荟萃分析。②中等级:有一定研究局限性的随机对照研究(如无隐蔽分组、未设盲、未报告失访),队列研究、病例系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③低等级:病例报道、专家意见、无临床资料的抗菌药物体外药物敏感研究。将专家推荐等级划分如下。①强推荐:绝大多数患者、医师和共识制订者都会采纳该方案。②中等推荐:多数人会采纳该方案,但仍有部分人不采纳,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做出体现其价值观和意愿的决定。③弱推荐:证据不足,需要患者和医师共同讨论决定。
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为条件致病真菌。临床上以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最为常见,而非白念珠菌致病菌种多达16种以上,其中以热带念珠菌(Candida tropicalis)、光滑念珠菌(Candida glabrata)、近平滑念珠菌(Candida parapsilosis)和克柔念珠菌(Candida krusei)较为常见。目前普遍认识到很多念珠菌存在复合群,如近平滑念珠菌复合群,包含近平滑念珠菌、似平滑念珠菌和拟平滑念珠菌,其他还有光滑念珠菌复合群、季也蒙念珠菌复合群等。复合群中各菌种的生物学特性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对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也不尽相同。念珠菌在血琼脂和沙氏琼脂上能生长良好,最适宜温度为25~37 ℃。白念珠菌以出芽方式繁殖,产生芽生孢子,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为4~6 μm。多数芽生孢子延伸后,不与母细胞脱离,形成假菌丝,也可见真菌丝,但光滑念珠菌不形成菌丝。白念珠菌在沙氏琼脂培养基呈酵母样生长,在米粉吐温琼脂培养基中可形成大量假菌丝和具有特征性的顶端厚壁孢子。念珠菌显色培养基(CHROMagar Candida)有助于临床快速鉴别常见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
侵袭性念珠菌病是一个由病原体定植、感染到疾病发生的连续过程,多见于抗菌药物使用导致多部位、高强度念珠菌的定植,并伴有生理屏障(解剖屏障、功能屏障和微生物屏障)破坏,或伴有严重基础疾病等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念珠菌定植是发生侵袭性念珠菌病的重要前提,临床有数种方法辅助判断定植和感染。念珠菌定植指数和校正定植指数是指收集痰液(气道分泌物)、尿液、胃液、粪便(直肠拭子)、口咽拭子5个部位标本进行念珠菌定量培养,将培养念珠菌阳性数/培养部位总数(定植指数)≥ 0.5判定为感染可能,为进一步提高其特异度,将定植指数×重度定植部位数/总定植部位数≥0.4判定为感染可能,即校正定植指数[1],但特异度低。另一种方法是根据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1分)、腹部外科手术(1分)、多部位定植(1分)、严重脓毒症(2分)建立念珠菌评分预测模型,总分≥3分时患者发生侵袭性念珠菌病的风险为6.83(95%CI 3.81~12.45),该方法的灵敏度为78%,特异度为66%[2,3,4]。此外,有研究将机械通气、广谱抗菌药物使用、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留置,联合以下任何一项危险因素:TPN、透析、腹部大手术、胰腺炎、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作为发生侵袭性念珠菌病的预测指标,其灵敏度为34%,但特异度为90%,阴性预测值可高达97%[5]。也有研究将主要危险因素归为TPN、CVC留置、广谱抗菌药物暴露、糖皮质激素使用、腹部大手术,其灵敏度为84%,特异度为60%,其阴性预测值高达99%[6]。Playford等[7]将ICU患者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低风险患者无需做特异性真菌生物标志物检测。以上各种危险因素的评估方法可供临床参考,但是需进一步验证。虽然,不同区域、不同医疗机构、不同病种、不同患者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易感因素各不相同,但是危险因素评估对促进念珠菌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意义重大。
侵袭性念珠菌病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患病率为(2.1~21)/10万,病死率高达40%~60%。侵袭性念珠菌病以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最为常见,白念珠菌占65%~70%,但近年来在ICU、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实体器官移植等患者中,非白念珠菌所占比例高于白念珠菌。我国一项纳入67所医院ICU的前瞻性调查研究结果显示,ICU侵袭性念珠菌病的发病率为0.32%,以白念珠菌为主(41.8%),其次为近平滑念珠菌(23.8%)、热带念珠菌(17.6%)和光滑念珠菌(12.3%)[8]。中国医院侵袭性真菌病监测网(China Hospital Invasive Fungal Surveillance Net,CHIF-NET)一项纳入65所医院5年里8 829株念珠菌的临床分离株数据显示,4种最常见念珠菌依次为白念珠菌(44.9%)、近平滑念珠菌复合群(20.0%)、热带念珠菌(17.2%)和光滑念珠菌复合群(10.8%)[9]。近年来报道的多重耐药耳念珠菌所致新发念珠菌病,因其传播快、耐药广、鉴定难、病死率高而引起全球范围极大关注;我国也已有耳念珠菌病报道,应予高度重视[10,11]。
大多数念珠菌对常用新型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很高。一项1997年至2016年来自全球39个国家20 788株念珠菌的药物敏感试验(以下简称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氟康唑或棘白菌素类药物耐药的菌株仍然少见,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和棘白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率有所增加[12]。我国ICU患者调查结果显示,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为9.6%,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19.3%、6.0%、4.0%,而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对卡泊芬净和两性霉素B均无耐药[13]。另一项纳入中国11所医院3年共1 072株非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药敏试验的结果显示,4种常见非白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的敏感率均高达99.3%,对棘白菌素类药物的敏感率高达97.7%~100%;近平滑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敏感率为97.5%,但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各有7.1%的耐药率;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有14.3%的耐药率,其中11.6%对伏立康唑交叉耐药;克柔念珠菌对伏立康唑、泊沙康唑100%敏感[14]。
侵袭性念珠菌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包括真菌直接镜检(含荧光染色)、真菌培养及鉴定、体外药敏试验、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和组织病理检测。由于念珠菌可以侵袭人体各组织、器官,故用于检测的标本来源包括血液、无菌体液、组织、痰液、尿液、粪便、分泌物或脓液等,应尽可能按照要求规范留取并送检合格的病原学检测标本。
可直接镜检的标本包括无菌体液、痰液、尿液、粪便、分泌物或脓液和活检组织等。查见卵圆形芽孢或孢子、假菌丝或菌丝往往提示念珠菌,而真菌荧光染色可以提高检测阳性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等级,强推荐)。标本直接镜检阳性对于无菌体液和组织标本具有诊断意义,但确定菌种还需结合培养结果,直接镜检阴性不能完全除外念珠菌病。
由于念珠菌为人体开放腔道如口腔或胃肠道的常居菌,所以从痰或粪便标本中分离培养出的念珠菌不能作为确诊依据。来源于无菌体液标本如血液、脑脊液、腹水、胸腔积液、关节腔积液等培养阳性,或活检组织标本培养阳性且伴有组织侵袭证据,可作为侵袭性念珠菌病诊断的金标准(高等级,强推荐)。对于非无菌标本,同一部位多次培养阳性或多个部位同时分离到同一种念珠菌,也常提示有侵袭性念珠菌病可能。对所有疑诊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患者均应做血液真菌培养,以提高培养阳性率(中等级,强推荐)。培养阳性分离菌株可采用念珠菌显色琼脂、手工或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试剂盒进行菌种鉴定,通过对特定DNA片段进行测序是菌种鉴定的金标准。同时还可以发现少见菌和新菌种。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通过将待测菌株的蛋白质谱图与数据库中已知真菌的参考谱图比对后可得出鉴定结果,耗时短(3~5 min)、成本低、通量高、准确性高(中等级,强推荐)。该方法还被尝试用于部分耐药菌菌株快速测定,但其标准操作程序有待大规模的临床评估。
念珠菌属抗真菌药物体外敏感试验的标准参考方法为肉汤稀释法,且应使用人工合成的培养基(如RPMI 1640)。临床折点(clinical breakpoints)是结合微生物学特征、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PK/PD)参数和临床预后数据共同确定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技术人员进行念珠菌属药敏试验时,建议参照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CLSI M27(2017版)推荐的方法和流程[15],临床折点和流行病学界值(epidemiological cut-off value,ECV)参照CLSI M59(2018版)、M60(2017版)文件(表1)[16,17](中等级,强推荐)。对于念珠菌等酵母菌,部分商品化体外药物敏感检测试剂与微量肉汤稀释法的一致性较好,可以在临床工作中替代微量肉汤稀释法(中等级,强推荐)。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通常适用于以下特定情况:①作为周期性调查内容,以建立抗真菌药物对个体医疗机构内分离致病菌的抗菌谱;②协助处理难治性念珠菌病,特别是应用抗真菌药物常规剂量治疗失败时;③处理侵袭性念珠菌病,特别是唑类抗真菌药物或其他类别药物的有效性不确定时。但近年来更多学者建议,临床应常规开展唑类药敏试验(低等级,强推荐),而棘白菌素类药敏试验主要用于近期有棘白菌素暴露史者,或者是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耳念珠菌感染者,或抗真菌治疗超过1周仍能分离到念珠菌者(低等级,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