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创伤救治体系的完善和技术的普及,我国的多发伤救治得以快速发展。多发伤是创伤中心核心病种,而多发伤的病历书写和诊断仍存在争议。为规范多发伤的病历和诊断,促进创伤救治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现制定《多发伤病历与诊断:专家共识(2023版)》。本共识对多发伤的定义进行了修改,强调了病历首页主要诊断、其他诊断以及手术和操作的填写内容。此外,共识还与相关的规…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如何早期发现重症和危重症病例、合理救治、避免死亡和后遗症的发生是MPP诊治的核心和关键问题。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
近年来随着新检出病原体的出现和细菌耐药性的增加,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面临着严峻挑战。四环素类药物在临床应用广泛,药物品种也在不断更新,我国尚缺乏四环素类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指导性文件,部分医务人员对其药学特点和临床应用时机及用法存在疑惑。为进一步规范四环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为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提供专业的循证医学建议,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
右心的结构和功能受到广泛的生理和病理条件的影响。对右心参数进行量化分析在临床诊断、预后判断和监测治疗效果等一系列临床应用中非常重要。尽管超声心动图仍然是右心评估的首选成像方式,但与左心室比较,现有指南相对较少。本文根据《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ASE)成人右心超声心动图诊断指南》《英国超声心动图协会(BSE)实践指南:成人右心超声心动图评估》和《202…
疼痛是指与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当患者表现不适时需要考虑存在疼痛。重症患者遭遇疼痛的比例很高,安静时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为33%~51% [1] ,接受各种操作治疗时疼痛的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进一步增加 [2] 。疼痛可引起严重负面效应,如心肺损伤、免疫抑制等, 需要积极控制 [3] 。目前阿片类药物是首选的镇痛药物 [4] …
重症医学是研究任何损伤或疾病导致机体向死亡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并据此对重症患者进行救治的学科。重症患者的救治过程一般分为抢救、优化、稳定、撤离(resuscitation, optimization, stabilization and evacuation, ROSE)四个阶段[1⁃2]。各阶段的治疗核心和目标不尽相同,但均可能影响重症患者的预后。…
为进一步规范营养支持治疗的流程,以指导临床和科研工作,由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SPEN)牵头,邀请国内近百位包涵外科、内科、重症医学科、临床营养、护理、循证医学和统计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的修订工作。本着科学化、规范化、透明化和制度化的原则,指南修订工作遵循国际指南编写标准和中华医学…
PURPOSE: 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sCAP) is associated with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nd whilst European and non-European guidelines are available for communit…
肺高压是以肺血管明显重构和肺血管负荷逐渐增加,进而导致右心室肥厚和重构为特征的综合征。如果肺高压不进行治疗,患者可因右心室衰竭死亡。肺高压目前的血流动力学定义为静息状态下平均肺动脉压>20 mmHg(通过右心导管测定)1。肺血管疾病引起的毛细血管前肺高压进一步定义为肺血管阻力增加≥3个Wood单位(WU),而单纯毛细血管后肺高压的肺血管阻力<3 W…
本刊的这一栏目首先提供一份强调某一常见临床问题的病例摘要,然后提出支持各种策略的证据。如果有正式指南,作者接下来会对其进行综述。文章以作者的临床建议结尾。 临床要点 一名52岁男性在工作时发生心脏停搏。经过40分钟的心肺复苏后,患者苏醒过来。送抵医院后,患者接受了目标体温管理,即将36℃的体温维持24小时。患者体温在之后4小时期间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