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重症

88 篇文章

抗凝技术在危重症肾脏替代治疗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
安全有效的抗凝是危重症患者肾脏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RT)成功的关键,然而目前仍缺乏针对危重症患者RRT的抗凝指导和推荐。该共识由国内肾脏病、危重医学以及检验医学专家共同讨论制定,结合该领域的最新文献和国内外指南,介绍抗凝剂的作用机制和抗凝剂的选择,旨在指导和规范危重症患者RRT中的抗凝技术应用。 &nbs…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策略中国专家共识 202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据推算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达2.9亿,其中CHD患者约为1 100万。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和病变程度决定血运重建策略的选择。目前CHD血运重建方式主要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
重症大数据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2022
重症医学发展离不开多元化的监测数据,正是这些数据将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具体地呈现出来。这些数据说明了一定的临床现象,而现象背后代表的是疾病发生的本质。重症医学自其诞生之日起,便与数据紧密结合。可以说,数据承载了重症患者临床信息中最有价值的内涵。与其他专业数据相比较,重症医学数据具有实时性、连续性、动态性、多源性等特点,更加能体现重症患者病情的瞬息万变…
中国成人心搏骤停后综合征器械支持治疗临床实践指南 2022
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时全身组织器官发生严重缺血、缺氧,炎症因子释放,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发生再灌注损伤,导致机体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称为心搏骤停后综合征(post cardiac arrest syndrome,PCAS)。在我国,CA发生率约40.…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抗凝管理指南 2022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危重症的救治。体外循环的凝血是CRRT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频繁的凝血不仅会缩短宝贵的治疗时间,增加治疗成本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会造成患者丢失较多的血液和需要更多地输血,因此,减少体外循环的凝血、延长滤器及管路的寿命具有重要的…
秋水仙碱中毒临床诊治专家共识 2023
秋水仙碱(Colchicine,Col)是一种草酚酮类生物碱,1820年从秋水仙的球茎中分离出来并命名。秋水仙碱的临床应用极为广泛,是痛风性关节炎、地中海热、心包炎等疾病的治疗常用药物,它的衍生物也可用于抗癌药物的合成。然而,秋水仙碱的治疗窗窄,老年人及肾功能不全者更易蓄积导致中毒。食用黄花菜也可导致秋水仙碱中毒,近年秋水仙碱急性中毒的报道也呈上升…
急性百草枯中毒诊治专家共识 2022
百草枯是一种高效能的非选择性接触型除草剂,喷洒后起效迅速,遇土失活,在土壤中无残留,除草成本低效果好,因此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对人畜具有很强的毒性,在生产及生活中接触导致急性中毒的现象屡有发生,曾一度成为农药中毒致死事件的常见病因。近年来,我国百草枯专项整治已取得了显著成效,百草枯中毒患者也明显减少,但在临床工作中仍发现有百草枯中毒的患者,而且存在敌…
不同情况下成人ECMO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020
体外膜肺氧合(ECMO)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脏功能不全和(或)呼吸功能不全的支持,是治疗难以控制的严重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的关键技术。随着ECMO 的跨学科应用,治疗领域不同,涉及的各专业临床医护人员掌握ECMO 的水平差异较大;现有的ECMO 相关研究主要以回顾性队列研究和病例报道为主。本共识由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牵头组织多学科专家,参考国内外相关疾病…
肺部超声新国际指南和共识
继过去 10 年在肺超声(LUS)领域的创新和新发现之后,来自六个国家和不同领域(临 床和技术)的国际 LUS 专家组成的多学科小组审查并更新了 2012 年关于医疗点 LUS 的原始 国际共识。因此,共产生了 20 份声明。每份声明均附有指导方针和未来发展建议。此外, 这些声明根据其性质被分类为技术声明(5)、临床声明(11)、教育声明(3)和安…
原发性脑干出血诊治中国神经外科专家共识 2022
原发性脑干出血(primary brainstem hemorrhage,PBSH)是指排除了外伤、血管畸形、肿瘤等可溯源继发性因素的自发性脑干出血。在无法溯源的PBSH中,多数伴发高血压病,在国内常称为高血压性脑干出血(hypertensive brainstem hemorrhage,HBSH),是高血压脑出血的最致命亚型。血肿通过对脑干神经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