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心力衰竭

9 篇文章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 [ 1 ] 的发布促进了我国心力衰竭(心衰)诊治和管理的规范化。近6年来,心衰的治疗特别是药物治疗取得较多突破性进展,慢性心衰的分类、心衰及其合并症的治疗方法等也在不断更新,需要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我国心衰患者诊治中,进一步提高我国心衰的诊疗水平。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
中国心力衰竭基层诊断与治疗指南(2024年)
心力衰竭(心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患病率逐年上升。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受资源和专业知识所限,心衰的管理存在一定困难。为此,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多个组织、机构联合组织专家小组,结合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国内外相关指南和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中国心力衰竭基层诊断与治疗指南(2024年)》。本…
中国成人暴发性心肌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2024
心肌炎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炎性损伤。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最为严重的弥漫性心肌炎,其主要特点是起病急骤、病情进展极其迅速,患者很快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及严重心律失常,并可继发或伴有呼吸衰竭和肝肾功能衰竭,早期病死率极高 [ 1 ] 。 以往由于对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病特点及病理生理机制认识不足,临床误诊、漏诊和延误诊断较为常见,并被认为罕见。2…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 2022
心力衰竭(心衰)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得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终末阶段,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居高不下。发达国家心衰患病率为1.5%~2.0%,≥70岁人群中患病率≥10%[1]。2012至2015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我国≥35岁的居民中,加权后心衰患病…
重症右心功能管理专家共识 2017
随着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已逐渐认识到,在重症疾病中与左心功能受累相比,右心功能受累更具普遍性,受累严重或未能及时纠正,将会进入到自主恶化的恶性循环,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波动及后果,故右心功能的管理在血流动力学治疗中的重要地位被认知而更加重视。 由来自全国各地的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协作组(CHTC Group)的30名重症医学专家组成的…
急性心力衰竭中国急诊管理指南 2022
急性心力衰竭(AHF)是常见急症,须快速诊断评估和紧急抢救治疗。绝大多数AHF患者在急诊科首诊和救治,且已成为急诊“全程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医学分会协同相关学会组织专家,充分遵循“中国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指导原则”,编撰《急性心力衰竭中国急诊管理指南(2022)》,指南采用ESC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的政策,标示了诊断…
AHA/ACC/HFSA心力衰竭管理指南(2022)
2022-04-02,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与美国心力衰竭学会(HFSA)联合颁布了2022版心力衰竭管理指南[1](以下简称新版美国心衰指南)。在2013版与2017版心力衰竭管理指南基础上,该指南结合近年来新的研究证据,在心力衰竭预防、分期、分型、药物治疗以及器械治疗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推荐建议,内容丰富而全面。本文主要围…
2022年美国心力衰竭管理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2022-04-02,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与美国心力衰竭学会(HFSA)联合颁布了2022版心力衰竭管理指南[1](以下简称新版美国心衰指南)。在2013版与2017版心力衰竭管理指南基础上,该指南结合近年来新的研究证据,在心力衰竭预防、分期、分型、药物治疗以及器械治疗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推荐建议,内容丰富而全面。本文主要围…
慢性心力衰竭加重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
我国心力衰竭(心衰)患病率持续升高,心衰患者的高死亡率、高住院率带来巨大的公共卫生负担。心衰加重与 慢性心衰患者的死亡和再住院密切相关。近年来预防和管理心衰加重领域有不少新观念和新进展,由中国老年医学 学会心电及心功能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中国心衰中心联盟专家委员会共同组织专家,根据国内外 最新临床研究,参考相关指南,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