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受者侵袭性真菌病临床诊疗技术规范 2019

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是指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的疾病[1]。在实体器官移植(solid organ transplantion,SOT)受者中,IFD已成为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2]。2009年,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结合我国移植受者的临床特点,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制订了《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34],并于2017年进行修订。

近年来,随着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在SOT受者的IFD预防、评估和治疗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由于新型免疫抑制剂及不断更新的预防策略的应用,SOT术后真菌感染的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真菌耐药性的出现,导致标准化抗真菌治疗的效果越来越不明显,大大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严重影响了IFD患者的预后[5]。因此,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结合近期的国内外临床证据,并参考2013年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的《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四次修订版)》[1]、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IDSA)2016年《假丝酵母菌感染临床实践指南》[6]、2010年《隐球菌感染临床实践指南》[7]、2016年《曲霉感染临床实践指南》[8]、2014年欧洲临床微生物与感染性疾病学会《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中侵袭性真菌感染》[9]、2008年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美国国立变态反应和感染病研究院真菌病研究组(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Cooperative Group and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Mycoses Study Group,EORTC/MSG)《侵袭性真菌病修订定义》等文献[10],在2017年版《器官移植受者侵袭性真菌病临床诊疗指南》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以期为器官移植和相关学科的同道提供帮助。

在本《规范》中,以术语“IFD”代替了此前的“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感染”着重描述的是病原菌与宿主的一种共存状态,而“病”描述的则是病原菌在体内侵袭、繁殖造成器官组织损伤的病理现象,更能反映一种机体的发病状态[10]

全文下载:

器官移植受者侵袭性真菌病临床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