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骨髓腔内输液通路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

骨髓腔内输液是一种能够快速、安全、有效的建立血管通道的方法。2014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全面介绍了骨髓腔内输液并制作了骨髓腔内输液操作的视频,建议医生合理、正确、积极的使用这一技术。我国医护人员对骨髓腔内输液通路的了解、掌握及应用与国际相比目前仍存在很大差距,2016年北京地区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医护人员对骨髓腔内输液的知晓率仅为32.6%,了解骨髓腔内输液适应证和操作流程者分别占4.0%和3.8%。为推动和提高广大医护人员对骨髓腔内输液通路的临床合理应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急诊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北京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等共同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组成共识编制组,旨在规范并提升临床医护人员对骨髓腔内输液通路的实践能力,为进一步开展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指导意见。

骨髓腔内输液技术的发展史

骨髓腔内输液技术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第一次科学地研究并记录骨髓腔内输液技术是在1922年。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地医疗救治机构使用骨髓腔内输液技术挽救了4000余名士兵性命。而在1950年以后,由于静脉输液导管技术的迅猛发展,同时其他给药途径不断涌现,人们对骨髓腔内输液技术关注度有所降低,使其逐渐淡出临床。

1986年,美国心脏协会(AHA)正式批准将骨髓腔内输液技术列入儿科的急救复苏程序当中。1990年,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关于骨髓腔内输液的文献综述明确指出,任何可以静脉输注的药物均可经骨髓腔内途径快速进入循环系统被吸收利用。2005年AHA、欧洲复苏委员会(ERC)、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ILCOR)、美国急诊医师委员会(NAEMSP)的治疗指南中均推荐:在急救的过程中,建立血管通路时应该尽早考虑使用骨髓腔内通路,如成人在外周静脉穿刺2次不成功应马上建立骨髓腔内通路,骨髓腔内通路至此再获大力推广。在2010年AHA的心肺复苏指南也再次强调:如果不能成功建立静脉通路,应尽早考虑建立骨髓腔内通路(class IIa, LoE C),且优于气管内给药通路。

骨髓腔内输液技术的优势

在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快速建立血管通路至关重要。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需要通过血管通路给予肾上腺素、胺碘酮等药物治疗;对于感染性休克,需要通过血管通路给予快速补液及血管活性药物等治疗。临床可用的给药途径有外周静脉、中心静脉、气管插管内、骨髓腔内。目前我国多数医院是先尝试建立外周静脉通路,穿刺失败后,再选择建立中心静脉输液通路。心脏骤停或者休克的患者往往由于周围循环衰竭,外周静脉网充盈欠佳,甚至塌陷,从而影响外周静脉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时间。建立中心静脉置管技术要求相对较高,耗时较长,穿刺失败率一般为10-40%,尤其对于心脏骤停行不间断心外按压的患者穿刺难度更大。气管插管内给药只能使用部分药物,液体应用受限。类似的情况会导致最佳用药时机丧失,甚至使抢救失败。

与外周静脉通路及中心静脉通路相比,骨髓腔内通路具有操作成功率高、耗时短、易掌握的优势。Kurowski等在人体模型中研究发现,骨髓腔内通路可迅速获得,穿刺成功所需要时间约为2.0-4.2min,穿刺成功率为82%-92%。Lee等在住院患者中比较骨髓腔内通路与中心静脉置管的实用性,发现骨髓腔内通路首次穿刺的成功率明显高于中心静脉置管(90.3% vs37.5 %;95% CI,80–101 vs 24–51;P<0.001),且穿刺所用的时间明显少于中心静脉通路(1.2 vs 10.7min;P<0.001)。一项在中国危重症患者中的随机对照研究亦证实,建立骨髓腔内通路所需时间明显少于中心静脉通路(74.9s vs 944.0s;P<0.01)。即使是无经验的医务人员在经过培训及1h的实际训练后,最终操作成功率可达88%,第一次穿刺平均时间为(78.1±20.6)s。

骨髓腔内输液技术与外周静脉和中心静脉通路相比,操作成功率更高,耗时更短,具有极大的优势。因此,危重症患者救治中,外周静脉穿刺困难时,推荐先建立骨髓腔内通路,待病情稳定后建立中心静脉通路。见表一。

 

全文下载:

中国骨髓腔内输液通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