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院际转运专家共识 2022

随着医联体建设的不断完善,双向转诊、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模式广泛开展,危重症患者的院际转运频次明显增加[1]。院际转运是危重症患者管理的重要内容,约50%的危重症患者会经历院际转运[2]。危重症患者院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约为12.5%~62%[3]。经历院际转运危重症患者的死亡比例比普通危重症患者高4%~8%[2,4]。如何保障危重症患者的院际转运安全,促进患者在不同医疗单位治疗的连续性,成为当前亟需关注的问题。2003年澳大利亚发布《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最低标准》[5],2004年美国发布《危重症患者院际和院内转运指南》[6],2010年我国发布《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草案)[7],2011年英国发布《危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1)第3版》[8],上述危重症患者转运指南对院内和院际转运工作给予了综合性的指导建议。目前院内转运工作趋于成熟[9],院际转运工作中的转运决策、转运风险评估分级、人员及设备配置、患者信息交接的连续性等关键问题需继续探究。

危重症患者院际转运专家共识组(以下简称”专家共识组”),针对危重症患者院际转运关键问题,结合我国国情和实践经验,基于文献循证,经专家会议反复讨论、修改,最终定稿,形成危重症患者院际转运共识。其中,参考文献来源于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以及各国指南制定组织网站,检索词包括”critical care””patient transfer””interhospital””急危重症””危重症””转运””院际””院间”,检索时间截至2021年5月31日。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注册编号为IPGRP-2021CN196。本共识的证据等级分三级[10],见表1

 

全文下载:

危重症患者院际转运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