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基层版 2022

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包括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扑动(室扑)和心室颤动(室颤)。室性心律失常多发生于结构性心脏病和离子通道病患者,但在心脏结构正常的人群中也并非少见。临床上患者表现差异很大,有的可毫无症状,另一些则有明确的心悸、胸闷或黑矇,严重者甚至导致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为异常自律性增高、早期与晚期后除极所致的触发活动以及折返。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室早在普通人群的发病率为1%~4%,体表心电图筛查发现室早患病率约为1%,24 h或48 h动态心电图检测可高达40%~75%。无症状健康者的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非持续性室速为0~3%。近90%的持续性单形性室速(sustained mono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SMVT)发生在冠心病等结构性心脏病患者,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仅占10%。持续性多形性室速(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PMVT)和室颤通常见于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患者,但目前尚无确切的统计数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颤发生率约为15%,其中80%的室颤发生在心肌梗死后6 h内;若室颤发生在慢性心肌缺血时,1年的复发率>30%。快心室率与多形性室速、室扑和室颤是SCD的主要原因,中国大陆年猝死人数可达54.4万。

由于种族和生活习惯等差异,中国人的室性心律失常疾病谱、伴随的相关基础疾病与欧美国家有所不同。但无证据表明,我国城乡间室性心律失常的类型与伴存的基础疾病存在差异。值得提出的是,基层医院的医疗资源配备相对贫乏、医技力量较薄弱,在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措施方面,尤其是一些较为复杂的非药物治疗手段,基层医院尚不能广为开展,需要转至上级医院。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Arrhythmias,CSA)的大力支持下,CSPE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在《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基础上编写了《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基层版》,期待该”共识基层版”有助于提高我国基层医院医生的室性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水平,促进基层医院对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更趋规范化,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危害,降低SCD风险。

本”共识基层版”中的专家建议推荐等级用Ⅰ、Ⅱa、Ⅱb和Ⅲ级来命名。Ⅰ级表示”推荐”,Ⅱa级表示”倾向推荐”,Ⅱb级表示”可以考虑推荐”,Ⅲ级表示”不推荐”。建议的证据级别分别用A、B和C表示,不同证据级别的依据为涉及参与研究的患者数量,是否为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或单中心、非随机临床试验,或缺少大规模试验数据甚或个案报道,或仅为专家共识的观点等。

 

全文下载:

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基层版